技术服务

              植保 | ***全草莓灰霉病解决方案

              发布时间: 2016-03-24 13:03   3377 次浏览

              摘要:草莓常见的病害有白粉病、灰霉病、炭疽病、烂果病(******腐霉病)、枯萎、芽枯、病毒病等,但***多发的是白粉病和灰霉病。今天***为大家介绍灰霉病的发病症状,传播途径以及用药方案。


              名称:灰霉病

              病原:灰葡萄孢[Botrytiscinerea Pers.],属半知菌亚门真菌。

              生育时期:江苏、浙江一带3~4月发病,5月上旬达高峰。北方发病延迟。

              省份:北方草莓栽培地、江苏浙江等。

              温度条件:温度范围非常宽泛,一般草莓开花成熟期的温度条件都能满足病害发生的要求。

              湿度条件:高湿利于病害发生于流行。

              其他环境条件:大棚连作田块病残物多,草莓发病早且重;偏施氮肥,草莓生长旺盛,叶面大而嫩绿易患灰霉病;过度密植,栽培垄过低,植株基部老叶多,以及垄土积水,棚内通气不良都会引起发病严重。

              传播途径:以菌丝或菌核在病残体和病株上越冬。翌年产生分生孢子、随气流、风雨传播。病菌以花器侵染为主,可直接侵入,也可从伤口侵入。在适温条件下,伤口侵入发病速度快且严重。借风雨及病果间的相互接触引起再侵染。

              发病症状:主要为害花器、果柄、果实、叶片。(1)花器染病时,花萼上初呈水渍状针眼大的小斑点,后扩展成近圆形或不规则形较大病斑,导致幼果湿软腐烂,湿度大时,病部产生灰褐色霉状物。(2)果柄受害,先产生褐色病斑,湿度大时,病部产生一层灰色霉层。(3)果实染病时,顶柱头呈水渍状病斑,继而演变成灰褐色斑,空气潮湿时病果湿软腐化,病部生灰色霉状物,天气干燥时病果呈干腐状,***终导致果实坠落。(4)叶片受害,初产生水渍状病斑,扩大后呈不规则形,湿度大时,病部可产生灰色霉层,发病严重时,病叶枯死。

              防治方法:(1)选用优良抗病品种。(2)水旱轮作,或与十字花科蔬菜、豆类轮作。(3)收获后******清理病残体;生长期及时摘除病叶、病果、老叶,带出棚外深埋。(4)连作大棚可利用夏季高温消毒土壤。采用高垄地膜覆盖栽培。

              药物及用量:发病初期喷洒3%多抗霉素水剂600~900倍液,或40%嘧霉胺悬浮剂1200倍液,或50%咪鲜胺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,或40%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,或50%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,或50%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,或65%甲硫?霉威可湿性粉剂800倍液。隔7~10d 1次,共防2~3次。

              火红彩票